您好! 请登录 注册

服务热线:020-8388 2033

評Jadis JS-2數類轉換器

发表时间: 2011-05-29 17:21:00

作者: 广州市越秀区诺昌音响商行

浏览:

Jadis JS-2數類轉換器,它會讓人愛上音樂

 

評Jadis JS-2數類轉換器

有沒有想過擁有Jadis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他家本來一共有JS-1、JS-1Ⅱ、 
JS-2與JS-3這幾型,除了最貴的JS-1Ⅱ售價38.5萬之外,其餘算起來並不算太貴。JS-2售價與JS-1有大幅落差,只要11.5萬,而最便宜的JS-3只要8.2萬。後來,廠方覺得用晶體做類比輸出的JS-3與用真空管做類比輸出的JS-2價差太小,可能會混淆市場,所以就把JS-3停產,而專注在JS-2上。新的JS-2大約在去年春天上市,到目前已經一年半了。以Jadis這家廠牌的形象而言,我想11.5萬的售價應該會令許多音響迷蠢蠢欲動。當然,相較於他家推出的Orchestra或承奇15週年紀念機種而言,這些價錢還是稍高了些。不過,您總不好意思要求Jadis推出低於五萬台幣以下的數位類比轉換器吧!事實上,只要聲音有特色,我認為11.5萬已經能夠令消費者接受了。

真空管的類比輸出線路可能是好聲之鑰
在論壇73期(1994年九月)時,最貴的JS-1Ⅱ就已經由張典齊醫師評過(當時他評的已經是第二代的JS-1,第一代使用的數位晶片不是Philips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相較於JS-1的電源、主機分離二件式設計,JS-2只有一個機箱而已。我還記得JS-1的電源部份做得就像一部小後級,裡面有三個變壓器,背板上還有散熱片。而主機裡就只有二片線路板,一片上面有四個真空管,這當然是類比輸出部份;另一片線路板不用說,就是數位部份。在視覺的觀感上,JS-1的電源部份要比主機部份豪華多了。
從JS-1進化到JS-2,分離式的電源機箱取消了,二個電源變壓器與主機線路板裝在一起,Philips位元流的數位類比轉換晶片也改為Crystal的 CS 4328。可以說,除了電源沒有那麼壯觀、以及四支管子改為二支之外,JS-2並沒有什麼比JS-1寒酸的地方。因此,在聲音的表現上,說不定可以讓您得到很好的價格價值比,這是後話。

數類轉換器的價值觀很弔詭
在此我要插嘴,強調一下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價值觀有時是很扭曲的,就像Stereophile在1995年四月號的器材榜單上,JS-1與Mark Levinson No.30.5(15,950美元)同列A級榜上。然而,當時的A級榜上還有售價3,795美元的Theta DSPro GⅤ以及售價5,295美元的Sonic Frontiers SFD-2Ⅱ。價格相差四、五倍的器材擺在同一級的榜單上,您到底要如何解讀?當然這是題外話,不過卻也顯示了數位類比轉換器價值觀的弔詭之處。好了,現在先讓我們由外至內的瀏覽一次JS-2吧!
JS-2的外觀簡單樸素,面板上從左至右分別是電源開關、HDCD/Lock燈號、32KHz、44.1KHz、48KHz燈號、相位反轉開關、以及輸入切換。背板則分別有Digital Out、AES/EBU輸入端子、RCA輸入端子、光纖輸入端子以及RCA類比輸出。

數類解碼晶片無法完全決定聲音
打開頂蓋,可以看到JS-2內部並沒有什麼豪華裝置。最左邊是二個電源變壓器,再來就是整流濾波電源線路板。中間那塊是類比輸出線路板, JS-2以二支Tronac ECC82管子做輸出。最右邊則是數位線路板,那是由Jadis的數位工程師自己設計的。上面清楚的看到使用了Crysta CS 8412數位接收晶片,數位類比轉換晶片用的則是Crystal CS 4328。
奇怪,線路板上面並沒有使用HDCD解碼晶片PMD 100(Pacific Microsonics 所製),為什麼面板上卻有HDCD字樣呢?難道這是預留升級之用嗎?可是,當我用一般CD唱JS-2時,那個HDCD/Lock燈是亮著的。原來,當初設計JS-2時,HDCD正好為大家所注目(JS-2線路板寫著1995年設計,而論壇在第82期1995年六月號也做了HDCD專輯)。可是,JS-2的設計一如Jadis的習慣,進行了很久才推出成品。當成品推出之前,他們發現HDCD的熱潮已過,沒有必要再放PMD100晶片。但是,面板已經做好,無法作廢。於是,面板上那個HDCD燈號就改為指示訊號鎖定之用。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數位音響都已經進入24bit/96KHz的世界了。目前,這型20bit晶片也已經推出CS 4327與CS4329,而Crystal的24bit晶片除了CS 4390之外,還有CS 4340、4341。在這種情況之下,聽一部CS 4328晶片的機器會不會落伍?持平而論,數位領域的進展非常迅速,各種晶片的改朝換代沒什麼好驚訝的。要關注的是,新的晶片是否全面比舊的晶片好聲?更重要的是,A牌用新的晶片的機器是否就保證比B牌用舊晶片的機器好?我的意思是: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好壞不是只憑一個數位類比轉換晶片就能夠決定一切,它是整體設計的綜合表現。所以,當您在聽數位類比轉換器時,千萬不要有用新晶片聲音一定好過用舊晶片聲音的先入為主觀念。

很耐聽的JS-2
在聽JS-2期間,我同時有許多部數位器材在手上,因此也著實的做了許多比較。令我驚訝的是,JS-2的表現竟然讓我很喜歡用它來長時間聽音樂。要知道,一部某些片段表現得很突出的機器可以爭得一時注目,但並不耐久聽;反之,有時一部沒有什麼地方特別突出的機器卻很耐聽。這就好像有些女人一看就會吸引您,例如身材或眼睛特別迷人等。但是,等您仔細端詳過後,卻又會覺得她不耐看。
其實,我認為耐不耐看、耐不耐聽的關鍵所在就是「整體的平衡性」上。假若整體平衡性很好(也就是長得很勻稱),您可以用這件器材聽整晚音樂而不累,而且會被音樂感動。JS-2竟然有這份能耐,這實在不是當初我打該JS-2頂蓋,看到內部時所想像的聲音。
我的意思是:JS-2的內部結構實在相當平常,沒什麼特殊之處,但是聲音的表現卻超出它內部給人的觀感甚多。難道這會是那片真空管類比輸出線路板的功勞嗎?

用幾張CD來考驗JS-2
聽JS-2時,我的周邊搭配系統以mbl 6010為前級、Jeff Rowland 8Ti後級、Vimak數位系統為主。喇叭仍然是Mirage M-1、Magnepan MG 3.3R。雖然用JS-2聽了很多CD,不過我只想舉其中幾張CD來驗證JS-2的表現能力,其中包括慕特的貝多芬「奏鳴曲」,這是我最近才聽過的現場演奏,可以與CD做交叉驗證。再來是阿藍尼亞與蓋兒吉爾夫妻檔的「威爾第二重唱」,我一個月前在東京聽過他們的現場演唱會,目前記憶猶新。還有Naxos出版的Suk/Dvorak Serenades for Strings(Naxos 8.550419),這張CD的錄音非常好,試探弦樂群的表現很適合。當然,Philips的米開蘭傑里(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系列)這張CD測試鋼琴整體表現非常棒。更妙的是,「愛上爵士的夜晚」(Telarc CD-83471)用來測試整體的平衡性真是好聽,這是最近我才發現的。
整體而言,當我用JS-2來聽這些CD時,它幾乎每個地方都比我的Vimak要好上一些。請不要小看這「一些」,有這一些改進,就已經足以令人在聽音樂時,得到更深的感動。我要說,如果能夠聽到這「一些」差距,您大可放心的換數位器材了,我保證值得。
小提琴有鬆軟不緊繃的表現
首先我要說用JS-2聽穆特的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的感受。我可以聽出小提琴的擦弦質感更進一層,鬆軟程度也進一層,鋼琴的規模感更大,琴音更圓潤些,這些都是JS-2比Vimak更好的地方。我取「克羅采」來做測試片段,主要著眼在這首作品的第一樂章張力很強,力度也大,音響系統稍一表現不好,就會變成強烈的堅硬刺耳聲,完全沒有在現場演奏所聽到的那種迷人鬆軟木頭味。一般音響迷聽到這種既強烈又堅硬刺耳的聲音,首先想到的就是錄音真差,而不會去檢討是否自己的音響系統出問題。對我而言,我寧可相信是自己的音響系統無法將這張現場錄音的美感表現出來,而非錄音師差勁。

人聲形體大而凝聚,不會飆出金屬聲
接下來是聽阿藍尼亞與其妻蓋兒吉爾(嬌嬌)那張「威爾第二重唱」(EMI)。JS-2的人聲形體更大些、嗓音圓潤一些、唱到強音處比較不會緊繃,也不會產生金屬聲。要知道,聽人聲最怕的就是又乾又緊又薄又尖,完全沒有「肉聲」的美感。如果人聲能夠適當的擴大形體而又凝聚,高亢時不會飆出金屬聲,婉轉時中氣還能十足,那就夠迷人了。JS-2當然不會是這麼完美,但已經比我的Vimak更進一層了。

弦樂群大聲時不會尖銳
許多器材在演奏力度與強度都不大的弦樂時,還可以保持柔和的聲音。但是到強音時,聲音就開始變尖變硬變刺耳,這幾乎可說是通病。而JS-2的弦樂並不會這樣,聽Naxos這張夜曲時,它在強音處仍然能夠保持相當從容的甜味與鬆軟。就這一方面的表現來說,它就令人喜愛。再來,它的中頻段與低頻段的表現都相當飽滿豐潤。這種高、中、低頻段的表現特色是經常長時間聆樂者所喜歡的,因為久聽不累。
除此之外,JS-2在聽這張CD時,不僅整個群體厚度夠,厚中還帶有一絲一絲清楚的解析。我想,設計這部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工程師應該也是個喜歡長時間聽音樂的人,否則他可能會設計出比較衝、比較不耐聽的聲音。

圓潤、光澤、木頭味的鋼琴
用Philips那張米開蘭傑里(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系列)所彈的德布西/拉威爾做鋼琴表現測試時,很清楚感受到鋼琴的尺寸變大了,中頻鍵部份更飽滿,低頻鍵部份更豐潤,琴音向下延伸的美感更好,而高音鍵部份則更圓潤。整部鋼琴散發出相當自然的木頭味光澤,同時琴音也不會堅硬。
上面幾張CD我可以用較短的文字交代我的聆聽感受,但是「愛上爵士的夜晚」這張CD我準備花最多的篇幅,寫下從第一首到最後一首的聽感。為什麼?這裡又不是在介紹CD。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我用JS-2來聽這張CD時,它每一首曲子都讓我感動極了,這也就是前面我為什麼會說JS-2越聽越耐聽的原因:

「愛上爵士的夜晚」真好聽
聽「愛上爵士的夜晚」(Telarc CD-83471)的第一首,可以感受到鈸鬆軟又清晰,高頻段具有軟調的清靈與甜味。透明感恰似國家音樂廳中的燈火輝煌而又不刺眼。
聽第二首鋼琴高音鍵清澈圓潤,指頭彈下去的力道觸感真實。中音鍵木頭味足,低音鍵向下延伸的弦振感與細節多而自然。整體的鋼琴聲音不會堅硬,而是鬆軟結實適度、又兼晶瑩溫潤的聲音。
第三首Mel Torme的沙啞磁性嗓音也是鬆軟有致,肉聲十足。貝斯有彈性,鋼琴真的就像荷葉上的滾動露珠般晶瑩剔透。末了的拍手也有手掌的掌擊肉聲,而不是單薄刺耳的拍拍聲。
第四首薩克斯風一出來又是迷死人,還是那麼的飽滿、鬆軟與婉轉,空氣在管壁中吹過所產生的摩擦質感清楚而自然。伴奏的鋼琴低音鍵雖然只是輕輕彈而已,但是卻可以感覺到溫柔的低頻震波。
第五首Jeanie Bryson的歌聲更妙,只要她一吐聲,您就可以感受到空氣振動的聲音(當然是因為吐氣在麥克風上才有的振動)。再來,最美的部份表現在貝斯的低頻,那是真的很低很柔又很有彈性的低頻。
第六首三重奏的貝斯非常迷人,加上腳踩大鼓的輕微噗噗聲,那種貝斯加大鼓的低頻效果真是美極了,既有彈性又柔軟。這種低頻還會夾帶著輕柔的空氣震波打在身上,那種感覺真好。而貝斯彈到比較高的把位時,又可清晰的聽出手指撥粗弦的質感。與之相比,表現也極好的鋼琴就被搶了風采。
第七首在開始的鋼琴獨奏過後,爵士鼓刷聲與輕柔的鈸聲配合著貝斯,塑造出迷人的爵士場景氣氛。包括電吉他,每樣樂器都那麼輕柔的演奏著,不搶對方風采,所以每種樂器都聽得很清楚。有一段貝斯獨奏幾乎每個音都伴隨著輕柔的空氣震波彈出來。現場鼓掌聲也描繪出自然的空間感。
第八首Jeremy Davenport的聲音沙啞磁性中帶著堅實剛強的特質。接下來的小喇叭厚度夠,有金屬管壁振動加上氣流吹過的質感。
第九首吉他的彈奏質感與吉他本身的音質真的美極了,好像柔柔的鋼弦把空氣彈出來,然後再傳到我們的耳裡。吉他聲會有甜味,您相信嗎?用JS-2聽這首歌,真的不由得您不信。
第十首的馬林巴琴剛敲下去時的接觸質感很真實,而之後的顫音也那麼的清楚,小喇叭的破金質感也是那麼的真實。而且,小喇叭不會尖銳,而是厚而飽又不會太亮的聲音,這才是真正的小喇叭聲音。這首曲子也是現場收音,現場細微噪音很傳真,而且隨時有股隱隱的低頻滲在其中。還是要提出掌聲的表現很真實,您只要聽那厚又有肉聲的掌聲,便知道自己的器材聲音夠不夠厚了。
第十一首Ray Brown的貝斯與Nancy King的歌聲唱合得非常適切,都是低音域的「樂器」。在此處,如果您覺得薩克斯風會尖銳那就錯了,我用JS-2聽起來一點也不會,而且質感十足。注意聽,最後那聲鋼琴的細微尾音其起碼延長了幾十秒。
第十二首的弦樂群細緻又可聽出一絲絲的分離清晰感。鋼琴的圓潤木頭味自然已極,可以說每個觸鍵都可以讓您感受到有木頭的味道。您聽了此處的弦樂群與鋼琴不會感動嗎?我會,怎麼辦?
第十三首一開始的鋼琴就告訴您這是絕佳錄音,等Joe Williams寬廣又有磁性的歌聲出來後,更肯定了JS-2在人聲上的迷人表現。如果您用自己的器材聽不出這裡的寬廣磁性歌聲,唉!該怎麼辦?

柔柔的透明感無處不在
綜觀JS-2給我的感受,我可以說柔柔的透明感無處不在,鬆軟的特質一直保持,樂器的質感毫不強調,但卻又那麼真實,沒有緊繃;沒有尖銳,從掌聲可以聽出空間感的表現。無論是人聲或樂器,都有那麼真實的大小尺寸。
看到這裡,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我沒有提到JS-2的暫態反應、速度感等表現。在此我可以告訴您,如果一部器材的暫態反應與速度感很差,聲音要死不活,沒有活生感時,聽以上的音樂不會讓我感動的,尤其是「愛上爵士的夜晚」那張。JS-2並沒有咄咄逼人那種衝擊性,但是再生音樂所該有的速度反應它一點都不缺。

它不是新銳,但是卻好得很
對於Jadis,有些人可能會批評它的售價,有些人可能會批評它的高瓦數真空管後級、還有些人可能會批評它的後級推力。無論怎麼批評,都減損不了Jadis產品所具有的那種輝煌圓潤鬆軟自然的聲音特色。這種聲音特色絕對不是從Jadis機器的外觀顏色移情而來,而是真正主其事者對聲音要求的顯影。不可諱言JS-2不是新一代的數位類比轉換器,但是卻毫無損於它的聲音表現。正如有些人還是鍾情於舊型的Jaguar或老的賓士300SEL。老實說,除了沒有時髦的控制系統與氣囊外,它們那裡不如新車型?

最後要提醒您注意,聽JS-2時,至少要讓它唱個半個鐘頭以上,等它全身熱夠了之後,以上我所說的聲音才會出現。假若您是急性子,電源一開就想聽到好聲,那是不可能的。


粤ICP备12091620号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十佳网络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